璧山高新區創建國家高新區規劃
(一)璧山高新區的發展定位為“兩區、一基地”:
——西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。立足西部內陸地區經濟特點,通過深化改革激發區域經濟發展新活力,提升區域整體創新能力,加快先進裝備制造、電子信息以及醫藥食品三大主導產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發展。強化項目支撐,推進特色產業基地建設,促進產業集聚、集群發展,形成“領軍企業--重大項目--產業鏈--產業集群--產業基地”的發展格局,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,打造西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。
——長江經濟帶高新技術產業聯動發展特色區。對接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,匯集高端創新資源和高新技術企業等優勢資源,進一步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,與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錯位互補,與長江經濟帶上游地區聯動發展,共同支撐長江經濟帶快速發展,成為長江經濟帶高新技術產業聯動發展特色區。
——重慶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引領區。整合創新資源,加速科技、人才、金融等要素集聚,建設創新創業載體,提升自主創新能力,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,加快形成優化璧山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動力源,推動璧山高新區產業不斷轉型升級,形成引領示范效應,創建成為重慶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引領區。
(二)總體思路
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,以建設“美麗中國”為統領,按照“深化改革、創新驅動、多元發展、高端鏈接”的原則,以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為方向,打造先進裝備制造、電子信息和醫藥食品三大高新技術產業集群,強化創新驅動,深化園區體制機制改革,優化園區要素環境,全力打造創新資源集聚、產業特色鮮明、軟硬環境優良、公共服務體系完善、管理服務高效、生態環境優美、帶動作用顯著的現代化科技產業新區。
(三)發展目標
到2016年將璧山高新區基本建設成為生態環境優美、基礎設施完善、經濟效益突出、產業高度集聚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國家級高新區。
到2020年,全面建成國家高新區,打造成為重慶市乃至西部地區一流的高新區。
表1:璧山高新區發展目標指標列表
一級指標 |
二級指標 |
2013年 |
2016年 |
2020年 |
經濟發展目標 |
工業總產值(億元) |
1005 |
2000 |
3500 |
工業增加值(億元) |
185.9 |
601.5 |
1052.6 |
|
營業總收入(億元) |
996.06 |
1981.8 |
3468.2 |
|
高新技術產值占比(%) |
12 |
32 |
55 |
|
服務業收入占比(%) |
25.7 |
28 |
30 |
|
企業發展目標 |
收入超百億元企業數(家) |
0 |
2 |
4 |
收入超10億元企業數(家) |
8 |
15 |
25 |
|
高新技術企業數量(家) |
15 |
24 |
38 |
|
創新發展目標 |
R&D占GDP比重(%) |
1.71 |
3 |
≥5 |
高新區科技經費占高新區財政支出比重(%) |
3 |
4 |
≥5.5 |
|
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(家) |
18 |
30 |
45 |
|
國家級研發機構(含企業技術中心、工程(技術)中心、重點實驗室)(家) |
2 |
5 |
10 |
|
專利年均申請量(件) |
2383 |
4750 |
8300 |
|
科技孵化器面積(萬平方米) |
14 |
28 |
40 |
|
科技活動人員占比(%) |
15 |
25 |
40 |
|
可持續發展目標 |
綠化覆蓋率比例(%) |
45 |
50 |
≥50 |
人均公共綠地面積(㎡) |
21.2 |
25 |
30 |
|
污水處理率(%) |
100 |
100 |
100 |
|
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(噸標準煤) |
0.028 |
0.025 |
0.02 |
|
工業廢水重復利用率(%) |
65 |
80 |
90 |
|
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(%) |
96.5 |
97.8 |
98.2 |
上一篇:沒有了
下一篇:樂山市健康養老產業規劃